李恩
在中国中西医结合领域,有一位享有很高声誉的教授,他就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的常务理事,原籍天津武清的李恩。近日,由“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”编辑出版的《开国将士风云录》中,将其事迹收录其中。
李恩1929年12月29日生于河北省武清县(今天津市武清区)河西务镇大龙庄村。河北医科大学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,省管优秀专家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,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创始人之一。曾任河北医学院党委常委、宣传部长。
李恩1946年于河西务镇朝阳寺小学毕业,考入北平(北京)艺文中学。1947年在艺文中学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—“民联”,从事学生运动,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57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医学系,同年留校任教。1969年,李恩在河北医科大学创办了肾病研究室,开始从事中西医结合学科及研究工作。他结合临床工作,进行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的研究,根据中医“肾主骨生髓,髓生血,髓通脑,脑为髓之海”的理论,提出了“肾-骨-髓-血-脑”一体论假说,发展了中医肾本质内涵;从学科的要素和本质切入,为中西医结合进行了科学定义;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为“生物-自然-社会-心理-个体”。1981年参与创建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。1994年5月,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,李恩的《中医肾本质现代研究》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,并被大会授予“世界传统医学功勋金奖”。
近40年来,深入教学科学研究工作,多年来,他领导的科室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30多人,并任多名国外留学生导师。在科学研究上,主要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。在“中医肾本质”研究方面,发表论文和著述50多篇。有关“肾主骨生髓”方面,研究了佝偻病、骨质疏松、肾性贫血和肾性高血压与中医理论的关系,对造成肾脏病产生的各种机理进行深入研究,积累了大量素材,同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临床上应用,为众多肾脏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。此外,他还从补肾入手,研发出的医学新品通过了全国专家界鉴定,在理论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,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。
主编和编写的相关书目有20多种,分别由省和国家级出版社出版。他写了大量的科普文章曾获得“河北科普奖章”。